2024-10-14 23:06:00 | 趣学号
强基计划招生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有什么限制:
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考核工作,或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报名、考核等有关工作。
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
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录取,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趣学号(https://www.quxueh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的相关内容。
1. 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强基计划”是不是和提前批有冲突?"强基计划"是一种特殊的大学选拔项目,它与常规的提前批次招生并无冲突。首先,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生在四月份报名后,其后续的入围和考核工作都将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这不会影响到高中生的高考复习。其次,"强基计划"的录取时间早于提前批次。如果学生未能在"强基计划"中录取,这不会影响他们在后续统一招生中的报名和录取。"强基计划"是基于高考成绩进行的大学选拔方式。
强基计划毕业后包分配吗强基计划毕业后不包分配。“强基计划”,即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从去年开始开展的一项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目前,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是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内最顶尖的36所双一流高校。强基计划是2020年首次招生的,开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汉语言文
国家专项是强基计划吗国家专项与强基计划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政策。国家专项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帮助更多来自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进入大学。其招生对象主要为在这些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考生需满足户籍和学籍要求。相比之下,强基计划侧重于选拔具有志向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此计划不局限于特定地区或经济条件,主要分为两类招生对象:一
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名额分配中山大学的强基计划名额分配是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需要而进行的,优先考虑已有基础和潜力发展的学院和学科,同时也会考虑新兴学科的发展。首先,中山大学的强基计划名额分配是基于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需要而定的。学校设有学术委员会、学科评估委员会等机构,通过对学科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来制定学校各个领域的规划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中山大学会对强基计
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强基计划是一种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并培养在综合素质上表现优秀或者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该计划于202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实施,重点关注那些有志于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关注国家人才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的高校将根据自身特色确定招生专业,并强调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化学、生
北部湾大学包分配吗看专业。根据华宇考试网资料显示,广西的大学,唯有师范类大学的早一点批的定向录取的本科专业的师范专业学生,才可以享受包分配的优待。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南宁的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的师范专业,玉林的玉林师范学院,崇左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钦州的北部湾大学的师范专业,梧州学院的师范专业和贺州学院的师范专业。北部湾大学金融工程怎么样?我个人觉得不太好学,因为我的英
强基计划几月份报名强基计划4月份报名。强基计划每年4月份开始报名,各高校的具体报名时间要关注高校或者阳光高考平台的官网发布时间。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计划,是教育部在2020年开始展开的招生改革工作,其目的是为了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切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是高三的考生才有资格报名,因为强基计划主要针对的就是高中的学生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2020年度强基计划36所大学的入围分数线(理工类)如下:1.北京大学没梁:570分2.清华大学:555分3.复旦大学:550分4.上海交通大学:540分5.浙江大学:530分6.南京大学:525分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2分8.同慎闭济大学:517分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16分10.北京理工大学:515分11.哈尔
2024-11-13 20:03:22
2024-06-06 01:17:29
2025-02-28 19:40:03
2024-06-29 11:08:35
2024-06-29 02:03:54
2024-06-23 15:23:26